1.通“正”,公正;正直。
《老子》第五十七章:“我好静而民自正。”遂州《龙兴观碑》“正”作“政”。《晏子春秋·内篇·问下》:“廉政而长久,其行何也?”《文选·运命论》唐李善注引“廉政”作“廉正”。《韩非子·难(三)》:“论之于任,诚之于事,课之于功,故群臣公政而无私,不隐贤,不进不肖。”政,一本作“正”(乾道本)。睡虎地秦墓竹简《为吏之道》:“将发令,索其政。”李学勤等注:“政,通‘正’。”《淮南子·齐俗训》:“故世治则小人守政。”(《群书治要》本引“政”作“正”。)《楚辞·九叹》:“亲忠正之悃诚兮。”宋洪兴祖《考异》:“‘正’,一作‘政’。”又《补注》:“‘政’与‘正’同。”汉王充《论衡·谴告》:“天不告以政道,令其觉悟。”
2.通“正”,端正;纠正,改正;匡正。语有“斧政”、“呈政”、“郢政”。
《逸周书·允文》:“宽以政之,孰云不听,听言靡悔,遵养时晦。”朱右曾校释:“政,正也。”《左传》桓公十八年:“两政耦国。”《墨子·天志(上)》:“且夫议者政也,无从下之政上,必从上之政下。”清孙诒让间诂引清王念孙曰:“‘政’与‘正’同。下篇皆作‘正’。”《管子·法法》:“政者正也。正也者,所以正定万物之命也。”南朝梁江淹《为萧太尉便宜表》:“肃政黎心,釐一民志。”唐张九龄《敕处分十道朝集使》:“夫氓者,冥也,岂能自谋?政者,正也,当其弊。”明陈继儒《珍珠船》卷一:“古棋图之法,以平上去入分四隅,为乱交难辨,徐铉政为十九字。”清秋瑾《致琴文书》:“俚句戏呈伯母大人粲政。”
3.通“正”,正人,为长(zhang)之人。按:《尔雅·释诂》:“正,长也。”又:“长官也。”
《尚书·立政》:“国则罔有立政用憸人。”又:“继自今,我其立政立事准人牧夫。”《左传》襄公二年:“子驷为政。”晋杜预注:“为正卿。”(按:四年:“子为正卿”。)汉贾谊《新书·大政(下)》:“官有故长,而民有所政属。”《北齐书·季式传》:“山东旧贼刘盘陀、史明曜等攻劫道路,剽剠村邑,齐、兖、青、徐四州患之,历政不能讨。季式至,皆破灭之。”《敦煌变文集·频婆娑罗王后宫采女功德意供养塔生因缘变》:“时则有王舍大城频婆娑罗王……常以政法治国,不邪枉诸民。”
4.通“正”,正好,恰,适。
《墨子·节葬(下)》:“上稽之尧、舜、禹、汤、文、武之道而政逆之,下稽之桀、纣、幽、厉之事犹合节也。”清孙诒让《墨子间诂》:“‘政’、‘正’通。”北周庾信《贺平邺都表》:“政须东南一尉,立於比景之南。”《世说新语·规箴》:“殷觊病困,看人政见半面。”《宋书·庾炳之传》:“今之事迹,异口同音,便是彰著,政未测得物之数耳。”宋辛弃疾《水调歌头》词:“却怪青山能(恁)巧,政尔横看成岭,转面已成峰。”宋 张孝祥《中隐》诗:“小隐即居山,大隐即居廛。夫君处其中,政尔当留连。”
5.通“正”,正当;正在。
宋韩驹《夜泊宁陵》诗:“且辞杞国风微北,夜泊宁陵月政南。”元 萨都剌《寄沙郎中》诗:“有人此际犹未还,政与亡卒从守关。”明袁宏道《山居鬥鸡记》:“余政在烦恼间,有童子从东来,停足凝眸。”
6.通“正”。
南朝宋范晔《狱中与诸甥书》:“虽时有能者,大较多不免此累,政可类工巧图缋,竟无得也。”(《宋书》本传)宋曾吉甫(幾)《读吕居仁旧诗,有怀其人,作诗寄之》:“又如学仙子,辛苦终不遇,忽然毛骨换,政用口诀故。”(陈起《前贤小集拾遗》卷四引)金元好问《寄菴先生墓碑》:“私谓所亲言:此人〔胡沙虎〕口无所不能言,手无所不能为,政恐宁我负人,终成噬主之狗。”清 况周颐《蕙风词话》卷三:“看似豪(毫)不喫力,政恐南北宋名家未易道得。”元白朴《水调歌头》词,“政有一朝乐,不抵反年忧。”《江西诗社宗派图录》:“书法甚二,然少波峭,政以观古人书少耳。”清周颐《蕙风词话》卷二:“描写芳春景物,极娟妍鲜翠之致,微特如画而已。政恐刺绣妙手,未必能到。”
如果觉得五四文学网内容还不错,欢迎将五四文学网网站推荐给好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