黯然失色 黯然:阴暗的样子。阴暗失去光彩。表示相形之下暗淡无光。常作谓语,有时亦作定语、补语等。
例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坛三杰之一的达·芬奇的那幅著名的《最后的晚餐》,就是这些画里面的一幅,所有同类题材的绘画和它比较起来,都黯然失色。(秦牧《艺海拾贝·〈最后的晚餐〉》)王昭君淡扫蛾眉,薄施粉黛,珠光宝气,容光焕发,越发显得举止雍容,仪态万方。她的光彩使所有汉宫女子都显得黯然失色。(王克骏《王昭君》四)
粲然可观 粲然:光亮鲜明的样子。形容事物鲜明多彩,达到很高的程度。常作谓语。
例 假是编在,则开国之政治,必粲然可观。(清·朱彝尊《书传会选序》)对于被封建统治阶级视为不登大雅之堂,并一再遭到禁毁的戏曲、小说,则极力推崇,称之为“文学之正宗”,“粲然可观”的“佳构”。(龚书铎《五四运动时期反对封建文化专制的斗争》二)
辨 “黯然失色”的“黯”不能写作“暗”。
如果觉得五四文学网内容还不错,欢迎将五四文学网网站推荐给好友。
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,作为学习参考使用,版权属于原作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