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部鼓吹 (成语故事)

    【出处】:《南齐书·孔稚珪传》:“门庭之内,草菜不剪,中有蛙鸣,或问之曰:‘欲为陈蕃乎?’稚珪笑曰:‘我以此当两部鼓吹,何必期效仲举?’”

【故事】:南齐时的孔稚珪对世俗的一套,很觉讨厌,喜爱山水自然。他居住的房子周围,不加修饰,保持自然本色: 长满了野草,坑坑洼洼,高低不平,经常听到 蛙的鸣声。有人问他说:“你是学习陈蕃的做法吗?”陈蕃,字仲举,后汉人。少年时对住的庭院,听任杂草丛生。他这样做,寄予一种志向: 要扫除天下的野草、污垢。稚珪面对客人的提问,笑着说:“蛙的鸣声别有一番风味,我把它当作是器乐合奏呢,为什么要效法陈蕃啊!”

【意思】: 两部器乐合奏。鼓吹: 古代仪仗队所奏的音乐。一般是指蛙鸣,也用来形容悠闲自适的自然形成的生活环境。亦作“两部蛙鸣”、“鸣蛙鼓吹”。

【古例】: 宋·戴复古《鹊桥仙》:“新荷池沼,绿槐庭院,檐外雨声初断。喧喧两部乱蛙鸣,怎得似,啼莺睆。”元·马志远《青衫泪》第四折:“那厮分不的两部蛙鸣,所事村沙。”宋·黄庭坚《次韵黄斌老晚游池亭》之二:“万竿苦竹旌旗卷,一部蛙鸣鼓吹秋。”

如果觉得五四文学网内容还不错,欢迎将五四文学网网站推荐给好友。

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,作为学习参考使用,版权属于原作者。

猜你在找的成语故事

【出处】: 《诗经·小雅·鸿雁》: “鸿雁于飞, 哀鸣嗷嗷。维此哲人, 谓我劬劳。维彼愚人, 谓我宣骄。” 【故事】: 由于周厉王的专横, 致使广大的老百姓流离失所。周宣王继位。把到处流浪的老百姓又聚集起来,使其安居。老百姓对号称为“中兴之主” 的周宣王
【出处】: 《朱子语类·朱子十三》:“其有知得某人诗好, 某人诗不好者,亦只是见已前人如此说, 便承虚接响说取去, 如矮子看戏相似, 见人道好,他也道好。及至问着他那里是好处,无不曾识。” 【故事】: 宋代儒学家朱熹说到有些人读诗, 说好说坏, 都是说着前人
【出处】: 唐·杜甫《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待》:“朋知来问腆我颜,枚藜强起依僮仆。语尽还成开口笑,提携别扫清溪曲。酒肉如山又一时,初筵哀丝动豪竹。” 【故事】: 这是杜甫写自己醉后的景况。有一次,杜甫到一家人家去吃酒,吃醉了。在回来的路上,因为脑子里
【出处】: 《论语·八佾》: “子曰:‘《关
【出处】: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三十三回:“贾政道: ‘好端端的,你垂头丧气的干什么?方才雨村来了, 要见你, 那半天才出来! 既来了, 全无一点慷慨挥洒的谈吐, 仍是委委琐琐的。我看你脸上一团私欲愁闷气色! 这会子又唉声叹气, 你那些还不足、还不自在?无故
【出处】: 汉·刘向《新序二·杂事》:“魏文侯出游,见路人反裘而负刍,文侯曰:‘胡为反裘而负刍?’对曰:‘臣爱其毛。’‘文侯曰:‘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邪?’” 【故事】: 有一次,魏文侯出去游玩,在路上看见一个人衣服穿得很特别。他穿的是一件皮衣服,可
【出处】: 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孟子曰:‘君子居是国也, 其君用之, 则安富尊荣, 其子弟从之, 则孝弟忠信, 不素餐兮,孰大于是。’” 【故事】: 孟子是主张无功不受禄的。有一次, 公孙丑问孟子:“《诗经》上说, 君子是不吃白饭的, 可是现在的君子都不自己耕种
【出处】: 《诗经·大雅·烝民》:“人亦有言,德輶如毛,民鲜克举之。我仪图之,维仲山甫举之,爱莫助之。衮职有阙,维仲山甫补之。” 【故事】: 周宣王命令樊侯仲山甫去治理齐地,尹吉甫就写了《烝民》这首诗向他送别。尹吉甫很赞美仲山甫,说是天老爷使其生下来
【出处】: 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斶愿得归, 晚食以当肉, 安步以当车, 无罪以富贵, 清静贞正以自虞。” 【故事】: 战国时, 齐国有个叫颜斶的人, 很有学识、才能, 但不愿意做官。一天, 齐宣王命颜斶进见。宣王见了他, 就说:“斶, 过来。”他也就对宣王说:“
【出处】: 汉·刘向《说苑·贵德》:“武王克殷,召太公而问曰:‘将奈其士众何?’太公有曰:‘臣闻爱其人者,兼爱屋上之乌;憎其人者,及其余胥。咸刘厥敌,使靡有余,何如?’” 【故事】: 周武王在推翻了殷商政权以后,遇到一个问题,就是怎样处理殷商留下来的一批
【出处】: 《后汉书·韦彪传》:“彪孝行纯至,父母卒,哀毁三年,不出庐寝,服竟,羸瘠骨立异形,医疗数年乃起。” 【故事】: 韦彪是后汉时人,字孟达,是有名的孝子。汉章帝时,累官大鸿胪。他孝顺父母,完全出于诚心,而不是为了尽孝道之礼。他的父母先后死了,他都
【出处】: 《诗经·小雅·鸿雁》:“鸿雀于飞,哀鸣嗷嗷。维其哲人,谓我劬劳。维彼愚人,谓我宣骄。” 【故事】: 周宣王继位后,把在周厉王专横下流离失所的老百姓,安居下来。老百姓在田野里劳动着,听到天上飞雁哀鸣的声音,就勾引起他们以前到处流浪的情景。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