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出处】: 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海旁蜃气象楼台,广野气成宫阙然; 云气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积。”
【故事】: 春夏间雨后天晴时,有时可以看见海面空中,隐隐约约有城市楼台出现,其中还似乎有来来往往的行人。这种现象,人们称之为“海市蜃楼”。实际上,这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,光线经不同密度的空气层,发生折射作用,把远处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,构成奇异的幻景。在沙漠中,有时也能见到一些树木的倒影,这和海上空际所见,道理是一样的。古人由于缺乏科学知识,对于这种现象,往往看得很神秘,他们认为海里有一种蛟龙之类的动物,名叫“蜃”,它呼出的气,叫“蜃气”,蜃气形成楼台、城市的景象,叫“蜃楼”,也叫 “海市”。今天看来,这种说法显然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一种猜测。
【意思】: 古代传说蜃吐气形成楼台城郭的景象,为“海市蜃楼”。实际上这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。后用来比喻虚幻的、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事物。
【古例】: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八十五回:“第五出是达摩带着徒弟过江回去。正扮出些海市蜃楼,好不热闹。”秦牧《读长篇小说<李自成>》:“没有革命现实主义作基础,革命浪漫主义也就无所寄托,只能是海市蜃楼罢了。”徐迟《长江桥头》:“它们果真是岛屿? 舰队? 还是什么海市蜃楼?”
如果觉得五四文学网内容还不错,欢迎将五四文学网网站推荐给好友。
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,作为学习参考使用,版权属于原作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