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出处】: 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道不拾遗,民不妄取。”
【故事】: 战国时期,卫国有个卫鞅的,(后称商鞅) 十分赞赏齐国宰相管仲,解“尽改齐国之旧。”后来,卫鞅当了秦国的宰相,便竭力帮助秦孝公实行变法。他废除了井田制,推行了郡县制; 他重视开垦荒地,奖励百姓耕种; 他训练百姓打仗,走富国强兵的道路。新法推行了十年,百姓富足了,掉在地上的东西没有人拾回家,荒山野地也没有了盗贼;国家富强了,连周朝的天子也更加尊重秦国了。
【意思】: 路上遗留了东西,没有人拾走。遗:指丢失的物品。形容社会风气的良好。也作“路不拾遗”。
【古例】: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:“秦人皆趋会; 行之十年,秦民大说 (悦),道不拾遗,山无盗贼。”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 第十一回: “夜不闭户,路不拾遗,四方瞻仰,称为西方圣人。”
如果觉得五四文学网内容还不错,欢迎将五四文学网网站推荐给好友。
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,作为学习参考使用,版权属于原作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