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出处】:唐·韩愈《原道》:“不塞不流,不止不行。人其人,火其书,庐其居,明先王之道以道之,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,其亦庶乎其可也。”
【故事】: 韩愈,字退之,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散文家,杰出的诗人。他少年时就刻苦自学,贞元年间考中进士,曾任监察御史,国子博士等职。韩愈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,思想上尊儒排佛。因谏阻宪宗迎佛骨,曾被贬为潮州刺史。为了阻止佛家和道家学说的传播,他写了不少有关的论文。在《原道》这篇文章里,他用水和走路作比喻说: “不塞不流,不止不行。”意思是说: 对水来说,没有堵塞,就没有流淌; 对走路来说,没有静止,也就没有行动,韩愈认为,对佛、道两教不加以堵塞、反对,儒教就不能得到推行。
【意思】: 不堵住其他的流向,水就不会向一个方向流淌; 没有停止,就没有行动。原指对佛教、道教如不阻塞,儒教就不能推行。现多指不破除旧的,新的东西就建立不起来。
【古例】: 毛泽东《新民主主义论》:“不把这种东西打倒,什么新文化都是建立不起来的。不破不立,不塞不流,不止不行。”
如果觉得五四文学网内容还不错,欢迎将五四文学网网站推荐给好友。
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,作为学习参考使用,版权属于原作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