典源出处 汉 ·扬雄 《蜀王本纪》:“天为蜀王生五丁力士,能徙蜀山。王无五丁,辄立大石,长三丈,重千钧,号曰石牛,千人不能动,万人不能移。”“秦惠王本纪曰: 秦惠王欲伐蜀,乃刻五石牛,置金其后。蜀人见之,以为牛能大,便金牛下,有养卒以为此天牛也,能便金。蜀王以为然,即发卒千人,使五丁力士拖牛成道,致三枚于成都。秦道得通,石牛之力也。后遣丞相张仪等,随石牛道伐蜀焉。”“于是秦王知蜀王好色,乃献美女五人于蜀王,蜀王爱之,遣五丁迎女。还至梓潼,见一大蛇入山穴中,一丁引其尾不出,五丁共引蛇,山乃崩,压五丁,五丁踏地大呼,秦王五女及迎送者皆上山,化为石。” 《华阳国志 ·蜀志》、《水经注· 沔水注》 亦载,文略。
释义用法 传说古代蜀国有五名大力士,称为五丁,力可移山。秦惠王欲伐蜀,伪称石牛可以排泄出金子来,诱使五丁将石牛拖回蜀地,而借以使山道得通,又有五丁迎五女拽蛇事。后以此典形容力士; 也用以咏蜀地、蜀道之事。
用典形式
【五丁】 唐 ·杜牧:“前驱二星去,开险五丁忙。”唐 ·骆宾王:“五丁卓荦多奇力,四士英灵用文艺。”明 ·余怀:“我欲穷深险,谁能觅五丁。”
【金牛】 唐 ·李白:“秦开蜀道置金牛,汉水元通星汉流。”清 ·李重华:“金牛纵被秦人误,开辟何曾让禹功。”
【五丁开】 唐·骆宾王:“剑门千仞起,石路五丁开。”
【五丁凿】 元·柳贯:“腰无两鞬属,道有五丁凿。”
【五丁愁】 宋·黄庭坚:“鸟道兔迒谋挽致,万牛不动五丁愁。”
【开山力士】 清·丘逢甲:“破敌神兵退六甲,开山力士驱五丁。”
【五丁力尽】 唐·元稹:“七圣心迷运方厄,五丁力尽路犹窄。”宋 ·杨亿:“五丁力尽蜀川通,千古成都绿酎。”
【五丁开道】 明 ·高启:“不假五丁开道远,俄看万甲积山齐。”
【地崩山摧】 唐·李白:“地崩山摧壮士死,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。”
【金牛假道】 清·丘逢甲:“金牛假道愁窥蜀,石马传文诧共槽。”
【难拔蜀山蛇】 唐·李商隐:“运去不逢青海马,力穷难拔蜀山 蛇。”
如果觉得五四文学网内容还不错,欢迎将五四文学网网站推荐给好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