典源出处 《旧唐书 ·薛仁贵传》:“寻又领兵击九姓突厥于天山……时九姓有众十余万,令骁健数十人逆来挑战,仁贵发三矢,射杀三人,自余一时下马请降。仁贵恐为后患,并坑杀之。更就碛 (qi) 北安抚余众,擒其伪叶护兄弟三人而还。军中歌曰:‘将军三箭定天山,战士长歌入汉关。’九姓自此衰弱,不复更为边患。”《新唐书·薛仁贵传》亦载,“战士”作“壮士”。
释义用法 唐薛仁贵领兵攻打天山一带的九姓突厥,战斗中连发三箭,射死三人,其余破胆投降,又安抚余众,天山遂定。军中作歌,称颂他的功绩。后以此典赞誉武将功勋; 也指平虏定边的雄心壮志。
用典形式
【三羽箭】 宋·辛弃疾:“却笑将军三羽箭,何日去,定天山?”
【三箭歌】 元·耶律楚材:“服心不用七擒策,御侮何劳三箭 歌。”
【天山矢】 清 ·张尚瑗:“雄非天山矢,险异蜀门剑。”
【天山箭】 宋·范成大:“君看天山箭,狐兔何足了!”金·元好问:“问元戎早晚,鸣鞭径去,解天山箭。”
【歌三箭】 宋·张元干:“将军未报歌三箭,乐府徒传舞两蛙。”
【三矢平虏】 唐·白居易:“不然学仁贵,三矢平虏庭。”
【三发定边】 明 ·高启:“三发定边归,菔中休满插。”
【弓挂天山】 宋 ·杨万里:“手持汉节娖秋月,弓挂天山鸣积雪。”
【天山三箭】 宋·苏轼:“天山直欲三箭取,白衣将军何人哉。”清 ·丘逢甲:“未许天山三箭定,空闻函谷一丸封。”
【天山挂弓】 元 ·萨都拉:“掉头青海无传箭,天山挂却乌角弓。”
【白衣三矢】 宋·苏轼:“白衣挟三矢,趁此征辽年。”
【壮夫三箭】 宋·陈与义:“壮夫三箭功名手,儒士百篇藜苋肠。”
【一射天山空】 明 ·陈子龙:“何不拂君大羽箭,仰天一射天山空。”
【一箭定天山】 唐·李益:“莫遣只轮归海窟,仍留一箭定天山。”
【三箭定天山】 宋·乐雷发:“何人丸泥封函关? 何人三箭定天山?”宋·陆游:“已闻三箭定天山,何啻积甲齐熊耳。”元·耶 律楚材:“未得一言安海内,已输三箭定天山。”
【壮士入关歌】 宋·陆游:“未试神仙餐玉泫,且赓壮士入关歌。”
【神箭定天山】 唐·胡曾:“汉家神箭定天山,烟火相望万里间。”
如果觉得五四文学网内容还不错,欢迎将五四文学网网站推荐给好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