典源出处 《战国策·赵策三》:“秦围赵之邯郸。魏安厘王使将军晋鄙救赵。畏秦,止于荡阴,不进。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,因平原君谓赵王曰:‘秦所以急围赵者,前与齐湣王争强为帝,已而复归帝,以齐故。今齐湣王已益弱。方今唯秦雄天下,此非必贪邯郸,其意欲求为帝。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,秦必喜,罢兵去,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。此时鲁仲连适游赵,会秦围赵。闻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,乃见平原君曰:‘事将奈何矣?’平原君曰:‘胜也何敢言事? 百万之众折于外,今又内围邯郸而不能去。魏王使将军辛垣衍令赵帝秦。今其人在是,胜也何敢言事?’鲁连曰:‘……梁客辛垣衍安在? 吾请为君责而归之。’……鲁连见辛垣衍而无言。辛垣衍曰:‘吾视居北 (此) 围城之中者,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。今吾视先生之玉貌,非有求于平原君者,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?’鲁连曰:‘世以鲍焦无从容而死者,皆非也。今众人不知,则为一身。彼秦者,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。权使其士,虏使其民。彼则肆然而为帝,过而遂正于天下,则连有赴东海而死矣。吾不忍为之民也!’”《史记·鲁仲连邹阳列传》亦载,后作“彼即肆然而为帝,过而为政于天下,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,吾不忍为之民也。”
释义用法 鲁仲连是战国时齐国的高士,在秦发兵围赵国都城邯郸时,他正巧也在城中。这时魏王派将军辛垣衍去游说赵王,劝赵尊秦为帝,可解围。鲁仲连听说就去见辛垣衍,责以大义,表示宁蹈海而死,义不帝秦的决心,然后又陈述利害关系,使辛垣衍心悦诚服。秦军解围而去后,平原君要封赏鲁仲连,鲁仲连再三辞让,终不肯受。后用此典称颂大义凛然,不为强暴所屈,功成不受封赏的高风亮节。
用典形式
【却秦】 唐·李白:“却秦不受赏,救赵宁为功。”
【却赏】 明·陈子龙:“却赏贵仲连,辟谷怀子房。”
【挥金】 明 ·周在:“握玺惭周勃,挥金缅鲁连。”
【蹈海】 唐·李白:“蹈海宁受赏,还山非问津。”清·王士禛:“蹈海既高义,肆志宁辱身。”清·张远:“乘桴昔日伤尼父,蹈海今谁是鲁连。”
【耻帝秦】 清·黄遵宪:“乌呼碑下吊忠臣,蹈海人人耻帝秦。”清·王士禛:“志士耻帝秦,祭器犹存鲁。”
【鲁连子】 宋·苏轼:“何如鲁连子,谈笑却秦师。”宋·苏辙:“词锋俊发鲁连子,惭愧田巴称老苍。”
【鲁连归】 唐·许浑:“汉业未兴王霸在,秦军才散鲁连归。”
【跳东海】 宋·文天祥:“悔不当年跳东海,空有鲁连心独在。”
【蹈东海】 宋·王安石:“应须蹈东海,不但涕沾衣。”宋·陆游:“书生正可蹈东海,世事漫思移太行。”宋·黄庭坚:“无为蹈东海,留作济川桴。”
【蹈沧州】 唐·王维:“鲁连功未报,且莫蹈沧州。”
【蹈沧海】 唐·李颀:“鲁连所以蹈沧海,古往今来称达人。”
【沧海难追】 元·仇远:“江东曾识桓司马,沧海难追鲁仲连。”
【鲁连遗风】 清·丁澎:“功成不赏蹈沧海,鲁连遗风至今在。”
【鲁连解围】 明·陈子龙:“弦高却敌未足奇,鲁连解围真可羡。”
【鲁连蹈海】 金·元好问:“鲁连蹈东海,夷叔采薇蕨。”清·吴伟业:“鲁连蹈海非求名,鸱夷一舸宁逃生。”
【一笑无秦帝】 清·屈大均:“一笑无秦帝,飘然向海东。”
【仲连逃海上】 唐·刘长卿:“莫学仲连逃海上,田单空愧取聊城。”
【终挠赵帝秦】 清·丘逢甲:“渡江早虑胡分晋,蹈海终挠赵帝秦。”
【海见鲁连心】 明·杜浚“江分神禹迹,海见鲁连心。”
【谈笑却秦军】 晋·左思:“吾慕 鲁仲连,谈笑却秦军。”
【鲁连归海上】 唐·杨巨源:“知爱鲁连归海上,肯令王翦在频阳。”
如果觉得五四文学网内容还不错,欢迎将五四文学网网站推荐给好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