典源出处 《左传·定公四年》:“初,伍员 (yun) 与申包胥友。其亡也,谓申包胥曰:‘我必复楚国。’申包胥曰:‘勉之。子能复之,我必能兴之。’及昭王在随,申包胥如秦乞师,曰:‘吴为封豕长蛇,以荐食上国。虐使于楚,寡君失守社稷,越在草莽。使下臣告急曰,夷德无厌,若邻于君,疆埸之患也。……’秦伯使辞焉,曰:‘寡人闻命矣,子姑就馆,将图而告。’对曰:‘寡君越在草莽,未获所伏。下臣何敢即安?’立依于庭墙而哭,日夜不绝声,勺饮不入口,七日。秦哀公为之赋 《无衣》,九顿首而坐。秦师乃出。”《史记·伍子胥列传》作“于是申包胥走秦告急,求救于秦。秦不许。包胥立于秦廷,昼夜哭,七日七夜不绝其声。秦哀公怜之,曰:‘楚虽无道,有臣若是,可无存乎?’乃遣车五百乘救楚击吴。”《战国策·楚策》亦载,申包胥作棼冒勃苏,棼冒即蚡冒,申包胥为蚡冒氏,勃苏、包胥音近。
释义用法 伍员 (字子胥) 率吴军攻破楚国都城,楚臣申包胥奔秦国求救兵,秦国开始不肯发兵,申包胥立于秦廷哭了七天七夜,秦君为他的爱国之心所感,才答应出兵。后用此典表现救国扶危的一片真心; 也形容国破家亡的悲愤之情。
用典形式
【救楚】 唐·李白:“哭何苦而救楚,笑何夸而却秦。”
【申胥恨】 明·吴易:“伍胥耻,荆城雪; 申胥恨,秦庭咽。”
【包胥血】 清·叶世铨:“涕泪包胥血,饥寒苏武毡。”
【秦庭泪】 明·夏完淳:“潇洒秦庭泪已挥,仿佛聊城矢更飞。”
【秦庭哭】 唐·李白:“悲作楚地囚,何由秦庭哭。”清·查嗣 瑮:“陈书痛比秦庭哭,作赋情同楚奏哀。”
【哭秦庭】 唐·李白:“申包哭秦庭,泣血将安仰。”唐·杜甫:“独惭投汉阁,俱议哭秦庭。”明 ·徐渭:“不见申包子,含凄哭秦庭。”
【楚包胥】 清·章静宜:“上惭楚包胥,请师救国殃。”
【愧包胥】 清·吴伟业:“手把属镂思往事,九原归去愧包胥。”
【申包恸哭】 唐·李白:“申包惟恸哭,七日鬓毛斑。”
【包胥一出】 宋·文天祥:“南八空归唐垒陷,包胥一出楚疆还。”
【包胥一哭】 清·王士禛:“谁与健者南将军,包胥一哭通风云。”
【包胥一诺】 清·顾贞观:“廿载包胥承一诺,盼乌头马角终相救。”
【包胥存楚】 清·丘逢甲:“包胥存楚约可寻,廉颇用赵原初心。”
【包胥救楚】 唐·张说:“包胥非救楚,随会返留秦。”
【依墙哭楚】 宋·王令:“须学依墙勤哭楚,莫同伏弩助收庞。”
【复楚孤臣】 清·归庄:“椎秦壮士魂犹毅,复楚孤臣骨未枯。”
【无复有申包】 北周 ·庾信:“始知千载内,无复有申包。”
【包胥哭秦庭】 金·元好问:“精卫有冤填瀚海,包胥无泪哭秦庭。”明 ·刘炳:“诸葛有心扶汉室,包胥无泪哭秦庭。”
如果觉得五四文学网内容还不错,欢迎将五四文学网网站推荐给好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