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出处】: 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十三回:“石矶娘娘怒曰:‘李靖,你不能成道,我在你师父前着你下山,求人间富贵,你今位至公侯,不思报德,反将箭射我徒弟,恩将仇报。’” 【故事】: 一天,李靖的三子哪吒在陈塘关的城楼上纳凉,看见兵器架上乾坤弓、震天箭,顽
【出处】: 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宋及楚平, 华元为质。盟曰:‘我无尔诈,尔无我虞!’” 【故事】: 公元前595年九月, 楚庄王兴兵伐宋, 到第二年五月, 楚王打算撤兵, 可申犀提出一个意见: 只要楚国装出长期作战的样子, 宋国一定会投降。宋国怕了, 就派华元
【出处】: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十二回:“玉风姑娘虽然跟他父亲到过一趟甘肃,走的却是旱路,不曾坐过长船;如今一上船,便觉得另是一般风味,耳目一新。” 【故事】: 十三妹何玉凤母亲死去,一心想去报杀父之仇。安学海告诉她:“她的大仇人纪献唐因犯了九
【出处】: 《尚书·泰誓上》:“商罪贯盈,天命诛之。” 【故事】: 商纣王是一个十分残忍的暴君,周武王兴兵讨伐。在他的军队渡过黄河、直逼京城朝歌的胜利形势下,发布誓师宣言’就是《泰誓》。宣言中说:“纣王作恶太多了,多到就象钱用绳索串起来都把绳索串满
【出处】: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三十七回:“门外有一先生,峨冠博带,道貌非常, 特来相探。” 【故事】: 徐庶做了刘备的军师, 设谋定计, 连战连胜。曹操得知, 十分仰慕徐庶的才干, 便模拟徐母的手迹写信召徐庶。徐庶临别时把才干比他高的诸葛亮推荐给刘
词源。《后汉书·盂敏传》。“(孟敏)客居太原。荷甑堕地,不顾而去。林宗见而向其意。对曰。‘甑以破矣,视之何益?’林宗以此异之。” 【故事】: 后汉有个人姓孟名敏字叔达,他性格爽朗,气度豁达。有一度,他客居在山西的太原。一天,他扛着炊具外出,走着走着一不
【出处】: 宋·释·惠洪《冷斋夜话》卷一:“山谷云:‘诗意无穷,而人之才有限,……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,谓之换骨法,窥入其意而形容之,谓之夺胎法。” 【故事】: 道教的信徒认为,一个人如果吃了经过多年修炼的金丹,就能换去凡人(普通人)的胎骨,成了仙人。后来
【出处】: 南朝·宋·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黜免》:“殷中军被废,在信安,终日恒书空作字, 扬州吏民寻逐之, 窃视唯作 ‘咄咄怪事’四字而已。” 【故事】: 晋朝人殷浩, 在晋康帝时接受了“建武将军”的头街, 当了扬州刺史。后来又担任“中军将军”, 统管扬州
【出处】: 《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:“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有礼。礼,经国家、定社稷、序人民、利后嗣者也。许无刑而伐之,服而舍之,度德而处之,量力而行之,相时而动,无累后人。可谓知礼矣。” 【故事】: 公元前712年,郑庄公打败了许国(今河南许昌一带),许国国君
【出处】: 晋·陆机《辩亡论》上:“畴咨俊茂,好谋善断。” 【故事】: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(公元208年),曹操挥兵南下,荆州的刘琮不战而降,于是,曹操兵威大振,威胁着东吴。当时,刘备驻在夏口,派诸葛亮联络东吴,共同抗击曹操。孙权手下许多文臣武将,十分害怕曹操
【出处】: 《后汉书·严光传》:“君房足下: 位至鼎足, 甚善。怀仁辅义天下悦, 阿谀顺旨要领绝。” 【故事】: 东汉时有个隐士叫严光, 是司徒侯霸的老朋友, 有一次侯霸派人带着书信去请严光来作客, 严光不去, 也不写回信, 只是口头告诉来人:“君房先生 (侯霸
【出处】: 《新唐书·宋之问传》:“武后游洛南龙门,诏从臣赋诗,左史东方虬诗先成,后赐锦袍,之问俄顷献,后览之嗟赏,更夺袍以赐。” 【故事】: 唐朝时候,有一天,风和日丽,篡夺了朝政的武则天率领了众大臣等游观了洛阳南面的龙门。赏游中武则天意兴大发,传告
【出处】: 《汉书·娄敬传》:“王下入关而都之,山东虽乱,秦故地可全而有也。夫与人斗,不扼其亢,拊其背,未能全胜。今王下入关而都,按秦之故,此亦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。” 【故事】: 娄敬就是刘敬,刘邦说:“娄即刘也”,所以娄敬就姓刘。他是齐地人,在汉五年
【出处】: 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上问曰:‘如我能将几何?’信曰:‘陛下不过能将十万。’上曰:‘于君何如?’曰: ‘臣多多而益善耳。’ 上笑曰:‘多多益善, 何为为我禽 (擒)?’信曰:‘陛下不能将兵,而善将将,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。’” 【故事】: 有一
【出处】: 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:“邻国之难, 不可虞也。或多难以固其国,启其疆土;或无难以丧其国,失其守宇。” 【故事】: 春秋时楚国的灵王想称霸诸侯,于是派使臣往晋国游说,希望晋平公说服一些诸侯拥护楚国。开始,晋平公不答应。晋大夫司马侯劝平公还是应
【出处】: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: “桓南郡与殷荆州作危语, 殷有一参军在坐, 云:‘盲人骑瞎马, 夜半临深池。’殷曰:‘咄咄逼人。’仲堪眇 (miao) 目故也。” 【故事】: 有一次, 我国晋代的名画家顾恺之,和当时的高官名将桓玄(即桓南郡)、殷
【出处】: 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公曰:‘多行不义必自毙,子姑待之。’” 【故事】: 春秋时代,郑国郑庄公的弟弟共叔段,竭力扩充地盘,向郑庄公夺权。大夫祭仲察觉了,劝郑庄公及早准备铲除共叔段,以绝后患。郑庄公笑了笑说:“一个人做多了不义的事情, 是会自
【出处】: 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曰:‘敢问其所以异?’曰:‘宰我、子贡、有若, 智足以知圣人, 污不至阿其所好。’” 【故事】: 有一次, 公孙丑问孟子:“伯夷、伊尹和孔子不相上下吧?”孟子说:“自有人类以来, 还没有过象孔子这样的圣人。”公孙丑问:“那么
【出处】: 《三国志·魏志·华佗传》:“府吏 (倪)寻、李延共止,俱头痛身热,所苦正同。佗曰:‘寻当下之,延当发汗。’或难其异,佗曰:‘寻外实,延内实,故治之宜殊。’即各与药,明旦并起。” 【故事】: 东汉末年,有个州官叫倪寻的,有一次,和李延一起到名医华佗
【出处】: 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项羽妒贤嫉能,有功者害之,贤者疑之,战胜而不予人功,得地而不予人利,此所以失天下也。” 【故事】: 汉高祖刘邦彻底击溃了项羽的军队以后,天下以此大定。有一天,高祖在雒阳南宫设宴,邀请列侯诸将光临。宴会上高祖要大家实事
【出处】: 《宋史·欧阳修传》:“欧阳修好古嗜学,凡周、汉以降金石遗文,断编残简, 一切掇拾, 研稽异同。” 【故事】: 号称醉翁、六一居士的欧阳修, 是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, 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。他四岁时候,母亲就用荻杆画地教他识字, 二十四岁考取了进士
【出处】: 《庄子·骈拇》:“长者不为有余,短者不为不足。是故凫胫虽短,续之则忧; 鹤胫虽长, 断之则悲”。 【故事】: 传说古时候有个愚蠢而善良的人, 有一天在郊外看到一群群野鸭子和一对对白鹤在水里啄食嬉戏。他忽然发现白鹤的脚杆儿很长,野鸭的脚杆短短
【出处】: 宋·苏辙《逍遥堂会宿》 诗序: “(辙) 读韦苏州 (韦应物) 诗至‘安知风雨夜, 复此对床眠’, 恻然感之, 乃相约早退, 为闲居之乐。” 【故事】: 北宋时候, 眉州眉山 (今四川眉山) 人苏洵以及他的两个儿子苏轼、苏辙, 都是著名的散文家,世称“三苏
【出处】: 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八年》:“赋《诗》断章,余取所求焉。” 【故事】: 春秋时期,在国与国交往的场合里,卿大夫们往往念上几句《诗经》里某首诗的诗句,借以表露自己此时此地的心意,这叫断章取义。如有一回,晋鲁等十几个国家联合攻秦, 进军至泾水时,
【出处】: 晋·常璩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卷三:“帝……法尧、舜禅授之义,遂禅位于开明, 帝升西山隐焉。时适二月, 子鹃鸟鸣, 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。” 【故事】: 战国七国争雄的时候, 蜀地有个叫杜宇的称帝号为望帝。他教民耕作织布, 使百姓安居乐业, 百姓因而
【出处】: 郭象《‘庄子’注》:“是犹对牛鼓簧耳。”南朝·梁·僧佑 《弘明集》:“为牛弹清角之操。” 【故事】: 古时候, 我国有个名音乐家叫公明仪, 他善于弹琴。有一次,他看见一头牛低着头在那里吃草,两只耳朵不时动着, 便操起琴, 高高兴兴地为它弹奏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