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出处】: 《南史·胡谐之传》:“帝言次及广州贪泉,因问柏年:‘卿州复有此水不?’答曰:‘梁州唯有文川、武乡,廉泉、让水。’” 【故事】: 南朝宋代有个范柏年,他在梁州做官时,有一次因事去谒见宋明帝刘彧。在闲谈之间,谈到了广州的贪泉。明帝问范柏年:“你
【出处】: 《礼记·学记》:“良冶之子,必学为裘; 良弓之子, 必学为箕;始驾者反之, 车在马前。君子察于此三者, 可以有志于学矣。” 【故事】: 这里说了三个生活小故事:有经验的冶铁工人给儿子传授冶铁手艺, 总是先教他学会用皮革制成鼓风裘。为了增高炉温,
【出处】: 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人之所不学而能者, 其良能也; 所不虑而知者, 其良知也。” 【故事】: 有一次孟子谈到仁义与人的天性的关系时, 这样说: 有的人并没有学过, 可是他能做, 这就是他的天性好
【出处】: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容止》:“有人诣王太尉,遇安丰大将军丞相在坐,往别屋,见季胤平子。还,语人曰:‘今日之行,触目见琳琅珠玉。’” 【故事】: 有一个人到王季胤家去,遇到了许多所谓大人物,首先在客堂上看到安丰大将军、丞相坐在那里;到
【出处】: 宋·刘攽《贡父诗话》:“王曰:‘投我欲依僧’是古一句。客亦曰:‘急则抱佛脚’是俗谚。” 【故事】: 有一天, 王安石和几个客人闲谈, 谈东谈西又谈到佛经, 他很有些感慨地说: 我老了, 正该去和和尚作伴, 过清静日子, 并随口念了一句:“投老欲依僧
【出处】: 《论语·泰伯》:“曾子曰:‘可以托六尺之孤, 可以寄百里之命,临大节而不可夺也。君子人与, 君子人也。’” 【故事】: 曾子谈到做官的人应有什么样的节操?他这样说:“假如有一个做官的, 君主可以放心地把还未成年的儿子托付给他, 辅助儿子能把国
【出处】: 元·李行道《包待制智勘灰阑记》第二折:“我是这郑州城里第一个贤惠的, 倒说我两面三刀, 我搬调你甚的来?” 【故事】: 这个剧本写了这样一个故事:马均卿妻子和赵令史同谋, 诬告马妾张海棠害死丈夫,并强夺张海棠的儿子。后经包拯查明真相,将儿子
【出处】: 《荀子·君道》: “论德而定次, 量能而授官, 皆使其人载其事而各得所宜, 上贤使之为三公, 次贤使之为诸侯, 下贤使之为士大夫, 是所以显设之也。” 【故事】: 关于为君之道, 荀子发表了这样的意见: 所谓君主, 就是能够把各种人才团结在自己的周围
【出处】: 《尚书·金滕》:“武王既丧,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于国,曰:‘公将不利于孺子。’”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乃有蜚语,为恶言闻上。” 【故事】: 这个成语来源于两个故事。周公辅佐他的哥哥周武王灭了殷纣。武王生病,周公十分焦急,他写了一篇祷文
【出处】: 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:“实试贤为上, 量材而授官, 录德而定位。” 【故事】: 公元前141年, 汉武帝继汉景帝登上皇位, 就下了一道诏书,要朝中各部和全国各地推举贤良之士。董仲舒也被推举上来了。汉武帝对推举来的人亲自考查, 要他们每人都写一篇文
【出处】: 明·于谦《入京》:“绢帕麻菇与线香,本资民用反为殃;清风两袖朝天去,免得闾阎话短长。” 【故事】: 在明朝的官场上,有个不成文的规矩:凡是外省官员进京办事,都得要贿赂权贵,否则就寸步不行。于谦在任河南、山西巡按期间,有一次要入朝办事,两个幕
【出处】: 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:“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,皆白衣冠以送之。至易水之上,既祖,取道,高渐离击筑,荆轲和而歌,为变徵之声,士皆垂泪涕泣。又前而为歌曰:‘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兮不复还!’复为羽声忼慨,士皆瞋目,发尽上指冠。” 【故事】: 战国末
【出处】: 《三国志·魏志·卫觊传》:“当今之务, 宜君臣上下, 并用筹策, 计较府库, 量入为出。” 【故事】: 卫觊曾任曹操的属官, 后升任尚书郎。魏明帝登位, 卫觊被封为乡侯。明帝是个十分奢侈、暴虐的君主, 他不但大兴土木, 广造宫室, 而且酷爱养鹿, 霸
【出处】: 《三国志·魏书·陈留王传》:“和、琇、抚皆抗节不挠, 拒会凶言,临危不顾,词指正烈。” 【故事】: 公元263年,魏元帝曹奂命大将邓艾、钟会率数十万大军伐蜀,不多久蜀主刘禅投降。钟会有心叛魏,但怕邓艾牵制,便密告邓艾谋反,擒住邓艾。这时司马昭
【出处】: 《晋书·桓温传》:“既不能流芳百世,不足复遗臭万载邪!” 【故事】: 东晋中期晋明帝的驸马桓温,南征北战,立了不小的战功,官做到大司马了。他的野心也就滋长起来,利用与皇室的特殊关系,专权乱政,不但对阴谋篡权的王敦表示赞赏,并且行动上也表现出
【出处】: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七十四回:“那王善保家的本是个心内没成算的人,素日虽闻探春的名,他思众人没眼色、没胆量罢了,那里一个姑娘就这样利害起来?况且又是庶出,他敢怎么着?自己又仗着是邢夫人的陪房,连王夫人尚另眼相待,何况别人。” 【故事】:
【出处】: 《诗经·小雅·小旻》:“不敢暴虎,不敢冯河。人知其一,莫知其它。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 【故事】: 宋代的朱熹说,这首诗叙写了这样一件事:大夫看到帝王受了邪谋的迷惑, 因而不能从善而断,好的建议不接受, 坏的主意倒反而采用了。可叹的
【出处】: 《战国策·秦策》二:“今两虎诤人而斗, 小者必死, 大者必伤。” 【故事】: 战国时, 秦、楚是实力雄厚的大国。有一次, 齐韩魏联合攻打楚国,楚就请秦发兵相救,把太子横送到秦国做抵押。秦一发兵,齐韩魏就退走了。太子横因受秦欺,杀了一个大夫逃回,
【出处】: 《南齐书·孔稚珪传》:“门庭之内,草菜不剪,中有蛙鸣,或问之曰:‘欲为陈蕃乎?’稚珪笑曰:‘我以此当两部鼓吹,何必期效仲举?’” 【故事】: 南齐时的孔稚珪对世俗的一套, 很觉讨厌, 喜爱山水自然。他居住的房子周围, 不加修饰, 保持自然本色: 长
【出处】: 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其日夜之所息,平旦之气,其好恶与人相近也几希。”朱熹注:“言人之良心,虽已放失,然其日夜之间,亦必有所生长,故平旦未与接物,其气清明之际,良心必有所发见者。” 【故事】: 孟子是主张“性本善”的,在谈到良心的时候,他先打个
【出处】: 《楚辞·招魂》:“魂兮归来,东方不可以托些!长人千仞,惟魂是索些。十日代出,流金铄石些。很皆习之,魂往必释些。归来兮,不可以托些。” 【故事】: 楚怀王作为人质死在秦国了, 流放在江南的屈原, 听到这个消息极为哀痛, 于是就采用招魂的形式, 表
【出处】: 《楚辞·九歌·东皇太一》:“吉日兮辰良,穆将愉兮上皇。抚长剑兮玉珥,铿锵鸣兮琳琅。” 【故事】: 古代楚地一带,迷信习俗极为盛行。民众相信鬼神,隆重地进行祭祀活动。《东皇太一》描述了祭祀东皇太一的盛况。太一是一个神的名字,就是天帝;它的
【出处】: 《后汉书·陈寔传》:“有盗夜入其室,止上梁上,寔阴见,乃起自整拂,呼命子孙,正色训之曰:‘夫人不可不自勉,不善之人,未必本恶,习以性成,遂至于此,梁上君子者是矣!’盗大惊,自投于地,稽颡归罪。” 【故事】: 一天晚上,有个小偷混进了陈寔的家里,躲
【出处】: 《隋书·李谔传》:“遗理存异, 寻虚逐微, 竞一韵之奇, 争一字之巧; 连篇累牍, 不出月露之形; 积案盈箱, 唯是风云之状。” 【故事】: 隋初, 文帝的治书侍御史李谔, 极力反对当时的不重视内容、空洞浮夸、不切实际的文风, 特地上书隋文帝, 请求明
【出处】: 《诗经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:“烨烨震电,不宁不令。百川沸腾,山冢崒崩。高岸为谷, 深谷为陵。哀今之人, 胡憯莫惩。” 【故事】: 正是周幽王昏庸无道的时候, 出现了日食现象, 古人认为这是非常之变, 是乱亡之兆 。天变地也变, 轰轰隆隆的雷电, 使百
【出处】: 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从流下而忘反, 谓之流。从流上而忘反,谓之连。” 【故事】: 有一次, 孟子到齐国游说,齐宣王在豪华的“雪宫”里接见他,并问孟子:“有道德的贤人也有这样的快乐吗?”孟子回答说有, 接着说了过去齐景公问晏子如何巡游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