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出处】: 宋·邵伯温《邵氏闻见前录》卷十八: “君实 (司马光) 脚踏实地人也。” 【故事】: 宋代著名历史学家司马光,是个治学非常严谨的人。他在其他史学家的协助下, 用十九年时间写出了《资治通鉴》, 这是一部我国古代编年史巨著。据说这部洋洋数百卷著
【出处】: 《史记·仲尼弟子列传》:“子贡相卫, 而结驷连骑, 排藜藿入穷阎, 过谢原宪。” 【故事】: 孔子的学生原宪, 在孔子死后, 他决心不再出仕。后来他隐居卫国。恰巧这时子贡在卫国当相国, 显赫一时。子贡听到老同学原宪在卫国隐居, 便率众前去拜访,“
【出处】: 《战国策·齐策六》:“跖之狗吠尧,非贵跖而贱尧也,狗固吠非其主也。” 【故事】: 田单是齐国的名将,齐襄王封他为安平君,名誉很高。貂勃却表示很厌恶,说:“安平君,小人也!”田单知道了,特地备酒招待他,并且问他:“我什么地方得罪过你,因此惹你生
【出处】: 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 “对曰:‘秦之钢绝而维弛, 山东大扰,异姓并起, 英俊乌集。秦失其鹿,天下共逐之, 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。’” 【故事】: 韩信为齐王时, 楚汉相争胜负已略见眉目的时刻, 蒯通来劝说他自立为王, 要他不要深信刘邦,要接受文种
【出处】: 元·杨显之《潇湘雨》第二折:“兀的是闲言语甚意思,他怎肯道节外生枝。” 【故事】: 元·杨显之在杂剧《潇湘雨》中描写了一个善良的妇女张翠鸾路远迢迢, 去找她当县令的丈夫崔甸士, 不料崔甸士已经另娶新妇, 张翠鸾到了县衙门口, 衙役不让她进去
【出处】: 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齐大饥,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。有饿者蒙袂辑屡,贸贸然来。黔敖左奉食,右执饮,曰:‘嗟!来食!”扬其目而视之,曰:‘予唯不食嗟来之食,以至于斯也。’” 词由。古时候,齐国有一次大荒年。有个名叫黔敖的人,大发善心,在大路
【出处】: 明·瞿汝稷《指月录》:“金陵清凉泰钦禅师,性豪逸,众易之,法眼独契重。一日眼问众:‘虎项金铃,是谁解得?’众无对,师适至,眼举前语问,对曰:‘系者解得。’” 【故事】: 南唐“高僧”法眼,是中国佛教史上称为“法眼宗”的始祖。住金陵清凉寺。当时
【出处】: 《孟子·万章上》:“吾未闻枉已而正人者也。况辱己以正天下者乎?圣人之行不同也,或远或近,或去或不去,归洁其身而已矣。” 【故事】: 有一次,万章问孟子:“听人家说:伊尹所以能当上汤的宰相,是因为他宰割牛羊并且烹调好了进献给汤,汤就把他找了去
【出处】: 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,氓隶之人,而迁徙之徒也,才能不及中人,非有仲尼;墨翟之贤,陶朱、猗顿之富;蹑足行伍之间,而倔起阡陌之中,率罢散之卒,将数百之众,转而攻秦;斩木为兵,揭竿而旗,天下云集响应,赢粮而景从,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
【出处】: 《吕氏春秋·义赏》: “雍季曰:‘竭泽而渔, 岂不获得, 而明年无鱼。’” 【故事】: 春秋时候, 晋、楚争霸, 在公元633年发生了楚晋城濮之战。晋文公问狐偃:“楚众我寡, 怎样才能打胜仗呢?”狐偃答道: “礼不厌美, 战不厌诈, 你用‘诈’好了。”文
【出处】: 《战国策·秦四》:“王既无重世之德于韩、魏, 而有累世之怨矣。韩、魏父子兄弟接踵而死于秦者, 百世矣。” 【故事】: 秦昭王采取亲魏伐楚的策略时, 楚国的黄歇因为善于辞令, 被楚襄王派到秦国去。黄歇对秦昭王说:“现在最强大的就是秦和楚。你现
【出处】: 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赵王因以括为将,代廉颇。蔺相如曰:‘王以名使括,若胶柱而鼓瑟耳。括徒能读其父书传,不知合变也。’赵王不听,遂将之。” 【故事】: 赵惠文王死后,由赵孝成王继位。秦攻赵守,相距于长平。赵孝成王开始派廉颇帅兵,采取
【出处】: 《左传·隐公三年》:“骄、奢、淫、泆,所自邪也。” 【故事】: 公元前720年,卫庄公娶了齐国太子得臣的妹妹,名叫庄姜。庄姜长得美丽,但不生孩子。后卫庄公又在陈国娶妻,名叫厉妫,生个儿子叫孝伯,早死。厉妫的妹妹名叫戴妫生了桓公,庄姜把他作为自
【出处】: 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:“客有见人于服子者, 已而请其罪。服子曰:‘公之客独有三罪: 望我而笑,是狎也; 谈语而不称师, 是信也;交浅而言深, 是乱也。’客曰: ‘不然。夫望而笑, 是和也; 言而不称师, 是庸说也; 交浅而言深, 是忠也。’” 【故事】: 战
【出处】: 《汉书·诸侯王表》:“而藩国大者夸州兼郡,连城数十,宫室百官同制京师,可谓矫枉过其正矣。” 【故事】: 公元前十一世纪,周武王灭商,鉴于夏商灭亡的教训,大封诸侯,以为这样亲贤俱封,周王朝基业就可稳定。因诸侯之间利害关系, 常常你争我夺, 连年
【出处】: 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冯谖曰:‘狡兔有三窟,仅得免其死耳;今君有一窟,未得高枕而卧也;请为君复凿二窟。’” 【故事】: 战国时期,齐国国相孟尝君门下有个食客冯谖。他自告奋勇地为孟尝君到封邑薛地收债,临行前,冯谖问孟尝君:“债收完,买些什么回
【出处】: 《诗经·小雅·角弓》:“毋猱猱升木, 如涂涂附; 君子有徽猷,小人与属。” 【故事】: 西周末期, 政治腐败, 社会也就混乱。一个方面就表现在宗族由相亲而相怨, 兄弟之间由相近而相运了。这个根子还在周室。上梁不正下梁歪, 王室的兄弟之间, 为了取
【出处】: 《晋书·王濬传》:“卿旋旆之日, 角巾私第, 口不言平吴之事。” 【故事】: 王濬是晋初弘农人, 在三国统一于晋的事业中, 他为司马氏立下了很大功劳。在任益州刺史时,奉命伐吴。从蜀地沿长江而下讨伐吴国, 不是靠陆战, 而是靠水战。于是王濬便大造
【出处】: 《汉书·魏相传》:“恃国家之大, 矜民人之众, 欲见威于敌者,谓之骄兵, 兵骄者灭。” 【故事】: 公元前68年, 汉朝派遣侍郎郑吉、校尉司马憙, 将免刑罪人送到渠犁一带去屯田, 广积粮食,准备攻击西北边境的车师国。秋收时节, 郑吉带兵出击车师国。
【出处】: 唐·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俊杰廉悍,议论证据今古,出入经史百子,踔厉风发,率常屈其座人,名声大振,一时皆慕与之交,诸公要人,争欲令出我门下,交口荐誉之。” 【故事】: 这是叙述柳子厚少年时代的情况。柳宗元少年时代就显露出才华来,当时就有人
【出处】: 《晋书·羊祜传》:“尝与从弟琇书曰:‘既完边事, 当角巾东路,归故里, 为容棺之墟。’” 【故事】: 羊祜是晋初南城人, 晋武帝时任尚书左仆射。灭掉蜀国以后,坐镇襄阳, 都督荆州军事。他向晋武帝建议, 利用有利时机灭掉吴国,使国家统一。晋武帝认
【出处】: 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宁武子与卫人盟于宛濮, 曰 :‘天祸卫国, 君臣不协, 以及此忧也。今天诱其衷, 使皆降心以相从也。不有居者, 谁守社稷? 不有行者, 谁扦牧圉? 不协之故, 用昭乞盟于尔大神以诱天衷。’” 【故事】: 公元前632年, 晋国向卫
【出处】: 《庄子·天地》:“内支楹于柴栅,外重缴,睆睆然在缴之中,而自以为得,则是罪人交臂历指,而虎豹在于囊槛,亦可以为得矣。” 【故事】: 有一次,门无鬼与赤张满稽两个人观看了武王的军队,就谈论了起来。赤张满稽说:“治理天下要顺乎人们的心愿,不能使
【出处】: 《老子》第三十六章:“将欲夺之,必固与之。”《韩非子·说林》:“《周书》曰:‘将欲败之,必姑辅之;将欲取之,必姑予之。’” 【故事】: 春秋末期的晋国,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是赵、魏、韩、智、范、中行六家。他们都是卿大夫职位,各自都拥有武装军
【出处】: 《汉书·霍光传》:“今论功而请宾, 曲突徙薪亡恩泽, 焦头烂额为上客耶?” 【故事】: 古时候, 有户人家建了一栋新房子, 许多邻居和亲友都前来祝贺, 人们纷纷称赞这房子造的好。主人听了十分高兴。但是有一位客人却诚心诚意地向主人提出:“您家的
【出处】: 《论语·微之》:“子曰:‘不降其志, 不辱其身, 伯夷、叔齐与’谓柳下惠、少连, 降志辱身矣, 言中伦, 行中虑,其斯而已矣。谓虞仲、夷逸, 隐居放言,身中清,废中权。我则异于是, 无可无不可。” 【故事】: 这个成语典故来源于古代几个逸民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