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出处】: 《左传·文公七年》:“鄷(feng)舒问于贾季曰:‘赵衰、赵盾孰贤?’对曰:‘赵衰,冬日之日也;赵盾,夏日之日也。’” 【故事】: 春秋时 , 晋 国 的 卿 赵 衰 , 帮助流亡在 外 的 公 子 重 耳 回 国 即 位 ,这就是称霸一时的晋文公。赵衰因而担任了新
【出处】: 《晋书·谢安传》:“中丞高崧戏之曰:‘卿累朝违旨,高卧东山,诸人每相与言,安石不肯出,将如苍生何!苍生今亦将如卿何!’安甚有愧色。” 【故事】: 东晋有一位政治家叫谢安,字安石。这个人颇有雅士的风度,也具才华,年轻时就享有盛名。他在司徒府任
【出处】: 汉·杨雄《法言·吾子》:“或问:‘吾子少而好赋?’曰:‘然。童子雕虫篆刻。’俄而曰:‘壮夫不为也。’” 【故事】: 汉代有个有名的思想家、辞赋家叫杨雄,他生活在政治腐败的西汉末年,所作辞赋,大都是给统治者歌功颂德的。后来,他注重研究儒家的
【出处】: 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》卷一:“三巧儿只为信了卖卦先生之语,一心只想丈夫回来,从此时常走向前楼,在帘内东张西望。” 【故事】: 传说从前湖广襄阳府枣阳县有个姓蒋名德、小名兴哥的人,娶了本县王公的女儿三巧儿。这三巧儿娇姿艳质,蒋兴哥也是眉清
【出处】: 唐·欧阳询等撰《文艺类聚》卷四十引《风俗通》:“两袒(tan):俗说, 齐人有女, 二人求之。东家子丑而富, 西家子好而贫。父母疑不能决, 问其女, 定所欲适, 难指斥言者, 偏袒, 令我知之。女便两袒。怪问其故。云: 欲东家食西家宿。此为两袒者也。”
【出处】: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:“郗太傅在京口,遣门生与王丞相(名导)书,求女婿。丞相语郗,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。门生归白郗曰:‘王家诸郎,亦皆可嘉,闻来觅婿,或自矜持,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,如不闻。’郗公云:‘正此,好访之。’乃是逸少,
【出处】: 《左传·僖公三十年》:“若舍郑以为东道主,行李之往来,共(供)其乏困,君亦无所害。” 【故事】: 春秋时期, 晋公子重耳因内乱逃亡到郑国时。郑国关起城门不让他进去。后来重耳回国做了晋国国君,便约会秦国共同攻打郑国。郑文公知道后, 立即派烛之
【出处】: 《汉书.公孙弘传》:“时上方兴功业,类(屡)举资良。弘自见为举首,起徒步,数年至宰相封侯,于是起客馆,开东阁以延贤人,与参谋议;。” 【故事】: 汉武帝时,期廷为了建功立业,曾多次推举竖良。有个人叫公孙弘的,原是平民击身,他请求皇上能
【出处】: 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:“孔子曰:‘董狐, 古之良史也, 书法不隐。’ ” 【故事】: 春秋时晋国晋灵公, 年轻时就当了国君。他十分骄横, 曾用弹弓射击行人, 以此取乐。一次, 厨师卖的熊掌不合他的口味, 一气之下把厨师杀了。国相赵盾多次劝谏, 他非但
【出处】: 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·误放》:“郑待郎熏主文,误谓颜标乃鲁公之后……寻为无名子所嘲曰:‘主司头脑太冬烘,错认颜标作鲁公。’” 【故事】: 唐代有位侍郎名叫郑薰,有一次,他主持考试时错把一个名叫颜标的考生当成了颜鲁公(即唐代有名的书法家、
【出处】: 明·由汝成《西湖游览志余》卷四:“秦桧之欲杀岳飞也,于东窗下与妻王氏谋之。桧殁(mo)未几,子熺亦死。王氏设醮,方士伏章见熺荷铁枷,问:‘太师何在?’熺曰:‘在酆都。’方士如其言往,见桧与万俟卨(读mo qi xie)俱荷铁枷,备受诸苦。桧曰:‘可烦传语
【出处】: 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 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 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, 龙乃上去。……故后世因名其处曰‘鼎湖’。” 【故事】: 汉武帝刘彻在晚年十分沉湎于求仙访药,想长生不死。当时有个叫公孙卿的
【出处】: 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诛其君,吊其民,如时雨降,民大悦。” 【故事】: 商代以前,天下众多诸侯互相征伐,残杀无辜百姓,百姓非常痛恨他们。后来商汤顺从民意,进行征讨。汤向东征伐,西边蛮夷人就抱怨他为什么不来拯救他们;汤向南面征伐,北边的狄人就
【出处】: 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三分天下, 鼎足而居, 其势莫敢先动。” 【故事】: 汉王刘邦的大将韩信, 带领军队扫平了齐国的地方 (今山东省) , 被封为齐王后, 军威大振,名闻遐迩。这时, 齐地有个谋士叫蒯通的向韩信献计道:“项羽和刘邦互相争战多年,
【出处】: 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:“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” 【故事】: 战国时的思想家孟子,处在列国纷繁争战的时代,看到了人民大众的力量,因而,在有一次谈话中说明了天时、地利和人和这三者与战争能否取胜的关系。他说:“天时条件好不如地利条件好,地
【出处】: 唐·柳宗元《答韦中立论师道书》 :“故吾每为文章, 未尝敢以轻心掉之。惧其剽而不留也; 未尝敢以怠心易之, 惧其弛而不严也。” 【故事】: 柳宗元, 这位唐代与韩愈并称的杰出文学家, 做事情、写文章一贯严肃认真,一丝不苟。有一次,韦中立向柳宗元
【出处】: 《诗经·齐风·东方未明》:“东方未明, 颠倒衣裳, 颠之倒之,自公召之。” 【故事】: 西周这个奴隶制社会里, 一切生产资料均为公室所有, 耕种土地的农奴不仅要种粮,还要服徭役。如果有什么违抗, 奴隶主就有戮杀之权。《东方未明》里就叙述了这样
【出处】: 《史记·张释之传》:“岂敩(效)此啬夫谍谍(即喋喋)利口捷给哉。” 【故事】: 西汉文帝时的名臣张释之,直言敢谏,执法公正、严明,也因此被任命为廷尉。有一次,张释之随汉文帝游上林(皇家园林之一)登虎圈。文帝向上林尉询问有关禽兽情况,上林尉一个
【出处】: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八十二回: “黛玉从不闻袭人背地里说人, 今听此话有因, 心里一动, 便说道:‘这也难说。但凡家庭之事,不是东风压了西风, 就是西风压了东风。’” 【故事】: 贾宝玉上学后, 怡红院里显得清静闲暇。袭人在家无事, 于是思想的
【出处】: 汉·乐府《陌上桑》:“东方千余骑, 夫婿居上头。” 【故事】: 从前, 有位采桑的姑娘叫罗敷, 长得十分漂亮。有一天, 她在路上遇到了一位太守。这太守是个行为不轨的人,一见罗敷那么迷人,便立刻停下车马, 派人拦住罗敷,口口声声要她跟着太守回去,
【出处】: 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序致》:“魏晋以来,所著诸子,理重事复,递相模敩(效),犹屋下架屋,床上施床耳。” 【故事】: 魏、晋两朝以来,饱食终日的御用文人,无所事事,即致力于用瑰丽的词藻,以和谐的韵律和工整的对仗,雕琢文章,使文风由朴实转向追求
【出处】: 战国·楚·屈原《九章·怀沙》:“变白以为黑兮,倒上以为下;凤凰在笯(笼)兮,鸡鹜(鸭)翔舞。” 【故事】: 战国时楚国的大诗人屈原,与楚国的王族同姓,做过左徒,楚怀王很信任他、重用他。一次,怀王让屈原制订国家的重要法令,上官大夫想看初稿,屈原未
【出处】: 汉·杨雄《法言·吾子》:“或问:‘吾子少而好赋?’曰:‘然。童子雕虫篆刻。’俄而曰:‘壮夫不为也。’” 【故事】: 汉代有个有名的思想家、辞赋家叫杨雄,他生活在政治腐败的西汉末年,所作辞赋,大都是给统治者歌功颂德的。后来,他注重研究儒家的
【出处】: 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八十八回:“子牙接上书来, 展开观看:‘……子牙公须是亲自用调虎离山计, 一战成功。’” 【故事】: 周武王会同各路诸侯向商都朝歌进军玉渑也 (今河南渑池县西)。这个县城不大, 却折了许多将官,一时攻打不下。姜子牙正在
【出处】: 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二折:“量着穷秀才人情只是纸半张, 又没甚七青八黄, 尽着你说短论长, 一任待掂斤播两。” 【故事】: 唐贞元十七年二月上旬, 西洛人张君瑞因官拜礼部尚书的父亲患病死亡, 接着母亲又去世, 他于是决心先到蒲关, 拜访
【出处】: 《列仙传》:“许逊, 南昌人。晋初为旌阳令, 点石化金, 以足逋赋。” 【故事】: 传说晋朝初年,旌阳县的县令许逊,原是个道士,会施符作法,装神弄鬼……当地百姓称他为“许真君”。那时候,朝廷征收税利十分苛刻。有一年,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天灾,百姓连